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的峡石村,一个别开生面的生物防治项目正在悄然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。这个项目既不是传统的喷洒杀虫剂,也不是简单的翻盆倒罐清除积水,而是每周放飞数十万只不咬人的蚊子。这一听起来颇为离奇的举措,实则是峡石村与专业团队合作,采用“以蚊治蚊”的生物防治技术,来有效防控登革热的传播。
登革热是一种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,尤其在广州这样气候温暖湿润的地方,伊蚊活跃度高,登革热疫情时有发生。传统的防控方法如清除蚊虫滋生地、使用杀虫剂等,虽然有一定效果,但往往难以彻底解决问题。而峡石村采用的“以蚊治蚊”方法,则是一种更为精细和高效的防控手段。
这些被放飞的蚊子并非普通的蚊子,而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绝育雄蚊。这些雄蚊被感染了沃尔巴克氏体,一种能够阻止雌蚊繁殖的细菌。当这些绝育雄蚊与野外的雌蚊交配后,雌蚊所产的卵将无法成功孵化,进而无法发育成为成蚊。由于雄蚊本身不叮咬人、不吸血,因此它们的放飞不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任何干扰。
据峡石村的负责人介绍,这个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,已经持续了七年之久,释放的绝育雄蚊总量超过1亿只。在这七年间,峡石村未发生一例登革热病例,这足以证明“以蚊治蚊”技术的有效性。每周,专业团队都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,计算出需要释放的蚊子数量,并精心培育这些绝育雄蚊。这些蚊子被放飞在峡石村的休闲公园、村民居住区后的山地、水边等绿植覆盖率较高且适合白纹伊蚊栖息的地点。
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和认可,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。他们认为,峡石村的这一做法为登革热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,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。同时,这一项目也展示了科技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巨大潜力,让人们看到了在公共健康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的可能性。
峡石村的这一创新尝试,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,也为全球登革热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,不仅提升了峡石村的知名度,也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增添了光彩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期待这种“以蚊治蚊”的生物防治技术能够在更多的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,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。